健康科普
兒童腹瀉:別慌!科學應對,守護寶寶健康
一、什么是兒童腹瀉
兒童腹瀉是指大便次數(shù)明顯增多,糞便性狀改變,呈稀便、水樣便或黏液便等。通常伴有腹痛、腹脹、惡心、嘔吐等癥狀。
二、常見原因有哪些?
感染性因素
病毒:輪狀病毒、諾如病毒等是常見病原體。
細菌:大腸桿菌、沙門氏菌等可引起細菌性腸炎。
寄生蟲:如賈第蟲、阿米巴原蟲等。
非感染性因素
飲食不當:暴飲暴食、食物過敏、食物中毒等。
氣候變化:腹部受涼、天氣炎熱等。
其他疾病:如乳糖不耐受、炎癥性腸病等。
三、兒童腹瀉的危害
腹瀉會導致水分和電解質大量丟失,引起脫水、電解質紊亂,嚴重時可危及生命。長期腹瀉還會影響營養(yǎng)吸收,導致營養(yǎng)不良,影響生長發(fā)育。
四、 如何判斷小兒是否脫水
1. 精神萎靡、煩躁不安
2. 口唇干燥、口渴
3. 眼窩凹陷、皮膚彈性差
4. 尿量減少、眼淚減少
五、兒童腹瀉的家庭護理
1. 預防脫水:口服補液鹽 (ORS) 是預防和治療脫水的首選方法。
2. 調整飲食:母乳喂養(yǎng)的寶寶繼續(xù)母乳喂養(yǎng),奶粉喂養(yǎng)的寶寶可暫時更換為無乳糖奶粉。已添加輔食的寶寶,可給予米湯、粥、面條等易消化食物。
3. 注意衛(wèi)生:勤洗手,保持餐具清潔,避免交叉感染。
4. 觀察病情:密切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(tài)、體溫、大便情況等,如有異常及時就醫(yī)。
六、何時需要就醫(yī)
1. 寶寶出現(xiàn)脫水癥狀。
2. 腹瀉次數(shù)多、量大,或持續(xù)超過3天。
3. 大便帶血或膿液。
4. 寶寶精神萎靡、嗜睡、煩躁不安。
5. 伴有高熱、嘔吐等癥狀。
七、 如何預防兒童腹瀉?
1. 注意飲食衛(wèi)生:食物要煮熟煮透,避免食用生冷食物。
2. 勤洗手:飯前便后、外出歸來都要洗手。
3. 接種疫苗:接種輪狀病毒疫苗可有效預防輪狀病毒腹瀉。
4.增強體質:保證充足睡眠,適當運動,增強抵抗力。
溫馨提示
1. 不要隨意給寶寶使用止瀉藥,以免掩蓋病情。
2. 不要盲目相信偏方,以免延誤治療。
3. 科學護理,及時就醫(yī),才能讓寶寶早日康復。
下一篇: 【健康科普】高脂血癥:無聲的健康威脅